(一)培养方式
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,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,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,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硕士生的培养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。
(二)学制及在校年限
学制三年,在校年限执行《集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》的规定。
(三)专业方向
1. 水产养殖学 Aquaculture
2.渔业资源学Science of Fisheries Resources
(四)课程设置与要求(见培养方案)
(五)其他培养环节
实践活动
本专业实践活动包括教学、科研和社会实践。依专业方向必要时可安排一定生产实践。教学实践从第二学年开始,包括专业课部分的课堂讲授、实验课指导、批改作业、辅导答疑、协助指导本科生论文等任务。实践教育环节合格记1学分。已有一年以上大学教学实践或二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可免修,仍计1学分。
学术活动
硕士研究生要求参加学术活动,具体规定参见《集美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规定》。
学术活动包括Ⅰ类:在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,或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展示墙报,全文或摘要被会议论文集收录。Ⅱ类:在校(院)级及以上学术报告会上作学术报告。III 类:参加专家学术讲座、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;参加以学校、学院或科研团队为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。学术活动以次作为计数单位,不得重复计数。学术学位硕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Ⅱ类及以上学术活动1次,Ⅲ类学术活动10次。
3.中期考核
在第3学期进行,由院党政负责人、导师组成员和研究生秘书组成考核小组,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、课程学习、论文选题及进展情况,合格者进入论文研究阶段。考核工作按照《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》执行。
(六)论文工作
1.学位论文
从事科研工作并撰写研究论文,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。硕士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前景。硕士生一般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,最迟于第四学期的第一个月提交学位论文计划,并填写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申请表》,向所在研究生培养小组作开题报告。
研究工作实施期间,研究生要按照开题报告的设计,在导师指导下科学严谨地进行每个内容的实验。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后,导师应对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仔细审阅,认真修改,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认定合格后,按有关规定申请论文答辩。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。
2.开题报告
硕士研究生在进入论文工作之前,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,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(文献阅读篇数由导师规定),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前沿进展。在此基础上,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,并经导师审核同意。硕士生一般应在第3学期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,提交学位论文计划,并向所在学院的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,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及计划切实可行者,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。
3.中期报告
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报告要求在入学第五学期中期前完成。研究生填写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登记表》,并作中期报告。所在研究生培养小组成立中期报告检查小组,根据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期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评定。
4.发表论文要求
申请人应在核心期刊或本科高校学报发表或录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,或被国内外论文检索源(包括SCI,EI,ISTP,SSCI,A&HCI,ISSHP、CSSCI、CSCD等)检索。申请人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集美大学,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其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。核心期刊以论文被接收时北京大学图书馆公布的最新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为准。
(七)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
课程考试合格取得规定学分,完成必修环节,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,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,授予农学硕士学位,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。